火星殖民的希望与担忧
科幻岛
主题征稿
火星殖民的希望与担忧
导语:埃隆·马斯克的火星殖民计划在很多人看来很不靠谱。但火星殖民真的遥不可及吗?马克思的设想反映了我们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就是火星上曾经有过生命存在吗?或者说,火星真的能够支持生命生存吗?面对火星这么恶略的环境,如果将其地球化,对它的气候、地形或生态进行改造,以使其更适宜生命生存,是否会可以带来火星殖民的希望。
埃隆·马斯克的火星殖民计划在很多人看来很不靠谱。但火星殖民真的遥不可及吗?马克思的设想反映了我们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就是火星上曾经有过生命存在吗?或者说,火星真的能够支持生命生存吗?面对火星这么恶略的环境,如果将其地球化,对它的气候、地形或生态进行改造,以使其更适宜生命生存,是否会可以带来火星殖民的希望。
埃隆·马斯克的火星殖民计划在很多人看来很不靠谱。但火星殖民真的遥不可及吗?马克思的设想反映了我们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就是火星上曾经有过生命存在吗?或者说,火星真的能够支持生命生存吗?面对火星这么恶略的环境,如果将其地球化,对它的气候、地形或生态进行改造,以使其更适宜生命生存,是否会可以带来火星殖民的希望。
投票区
视频区
中国日前对多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岛叔非鸟叔
当《天年》遇上《银河之心》
幻小岛
艺术是什么?AI能创造艺术吗?(测试)
小寒
图集区
19张
第十届华语科幻星云奖精彩瞬间
幻小岛
互动区
发表评论
岛叔非鸟叔
(0)
2025-08-02 14:45:43
成都的额 侧事故
岛叔非鸟叔
(1)
2025-07-31 01:30:57
测试弹出窗口显示文字
新手_56529198
(2)
2025-07-29 17:09:01
在电影与科幻作品中频繁出现的“意识上传”概念,正逐渐走向技术边界的前沿。所谓意识上传,指的是将人类大脑的活动全面扫描、数字化,并在计算机中重建完整的思维模型,实现“数字永生”。尽管理论上并非不可能,但这一目标仍面临巨大的技术与认知挑战:我们尚无法完整扫描人脑的亿级神经元网络,也无法准确模拟其复杂的感知与运算机制。尽管如此,随着脑机接口、AI和计算能力的快速发展,人类或许终有一天能跨越肉体界限,进入数字存在的新形态。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关于意识、身份与存在的哲学命题。
岛叔非鸟叔
(0)
2025-07-22 16:52:03
测试第二条内容,看看评论的详情页
新手_56529198
(1)
2025-06-13 12:00:41
人类固守在地球上是没有前途的,最终一定会毁灭,人类的未来在于建立星际文明,逃出太阳系。
小说区
超短篇 银河系邮轮指南
魔法飞弹
3960字
2016-08-20 18:00:00
小小说 超时空未来
丘然
2391字
2016-08-20 18:00:00
闪小说 作品测试一篇
岛叔非鸟叔
0字
2025-07-23 19:34:31
文章区
参与投稿

中国日前对多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另外,87%的美军工供应链需经过中国稀土加工环节,例如每架F-35战机就需消耗约417公斤的稀土材料。中国日前对多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其中涵盖了对航空电子设备领域至关重要的资源,这可能会严重影响美国第六代战机项目的研稀土资源在高科技产业、国防工业和绿色能源转型中具有关键作用,其供应链的掌控权影响着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平衡。2023年,全球稀土市场规模达数百亿美元。随着新能源汽车、风电和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稀土的需求持续攀升。预计2025年,全球稀土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10%。 火星殖民的希望与担忧

另外,87%的美军工供应链需经过中国稀土加工环节,例如每架F-35战机就需消耗约417公斤的稀土材料。中国日前对多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其中涵盖了对航空电子设备领域至关重要的资源,这可能会严重影响美国第六代战机项目的研稀土资源在高科技产业、国防工业和绿色能源转型中具有关键作用,其供应链的掌控权影响着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平衡。2023年,全球稀土市场规模达数百亿美元。随着新能源汽车、风电和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稀土的需求持续攀升。预计2025年,全球稀土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10%。
08月02日 12:35
1

AI大模型能解读思维?脑电波或将沦为数据流

人类一直梦想着能够直接通过思想与机器沟通。在科幻电影《黑客帝国》中,人类通过脑机接口直接将意识上传至数字世界;《三体》中的“思想钢印”则通过脑电波操控人类信念。如今,这些幻想正在被人工智能大模型逐步解构为现实。一场关于“读心术”的科技革命正在悄然展开。这种解码思想的能力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幻小说的主要内容,可能用不了多久它就会成为科学事实。但这种技术的狂飙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意识的私密性面临崩塌风险,脑电波可能沦为数据流,思维隐私安全如何确保? 火星殖民的希望与担忧

人类一直梦想着能够直接通过思想与机器沟通。在科幻电影《黑客帝国》中,人类通过脑机接口直接将意识上传至数字世界;《三体》中的“思想钢印”则通过脑电波操控人类信念。如今,这些幻想正在被人工智能大模型逐步解构为现实。一场关于“读心术”的科技革命正在悄然展开。这种解码思想的能力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幻小说的主要内容,可能用不了多久它就会成为科学事实。但这种技术的狂飙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意识的私密性面临崩塌风险,脑电波可能沦为数据流,思维隐私安全如何确保?
07月04日 17:15
4

尹瑞景:科幻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调剂品

尹瑞景,来自安徽庐江,目前就读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他喜欢相声,觉得能给那么多人带来欢乐是件很厉害的事;喜欢纯音乐,自己可以就着音乐想象出一段故事。小学的时候,他给在邮局工作的妈妈帮忙,偶然翻到了一本科幻杂志,看完后深受震撼,便迷上了科幻。 火星殖民的希望与担忧

尹瑞景,来自安徽庐江,目前就读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他喜欢相声,觉得能给那么多人带来欢乐是件很厉害的事;喜欢纯音乐,自己可以就着音乐想象出一段故事。小学的时候,他给在邮局工作的妈妈帮忙,偶然翻到了一本科幻杂志,看完后深受震撼,便迷上了科幻。
2016-08-22 16:05
4

艺术是什么?AI能创造艺术吗?(测试)

艺术作为一种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存在,其形式随着时代在不断变化增多。什么是艺术?普遍认为,艺术与美学相关联,是一种人造的、虚构的、建构的或是想象出来的完全不真实的存在;艺术展示的是理想,是世界的某种深层存在,而非现实。如今,人工智能势头正盛,AI 创作的各类作品不断涌现。所以,艺术到底是什么?AI 又真能创造艺术吗?本文通过近现代出现的众多艺术形式来谈论艺术其本质与特征,认为艺术是人造的、能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具有现实意义的;并在电影、游戏等领域探究的艺术新形式,艺术不应该被其表现方式、手法所限制,也不应被其存在的年代、时间所限制。最后谈... 展开 火星殖民的希望与担忧

艺术作为一种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存在,其形式随着时代在不断变化增多。什么是艺术?普遍认为,艺术与美学相关联,是一种人造的、虚构的、建构的或是想象出来的完全不真实的存在;艺术展示的是理想,是世界的某种深层存在,而非现实。如今,人工智能势头正盛,AI 创作的各类作品不断涌现。所以,艺术到底是什么?AI 又真能创造艺术吗?本文通过近现代出现的众多艺术形式来谈论艺术其本质与特征,认为艺术是人造的、能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具有现实意义的;并在电影、游戏等领域探究的艺术新形式,艺术不应该被其表现方式、手法所限制,也不应被其存在的年代、时间所限制。最后谈论了人工智能产生艺术的可能性。
06月17日 14:28
3
查看更多
参与讨论
助推
分享
请前往PC版进行发布
确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