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停止自转后的世界
虽然我们很少感知到地球自身的运动,但地球从未停下过脚步,无论是自转还是公转。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 小时 56 分钟,自转期间其环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会稍偏离一些,因此它需要多花费 4 分钟时间才能再次在原位置面对太阳,所以地球上的一天是24个小时... 展开 #假如地球停止自转#
地球自转的趋势是什么?
在我们的认知中,每一天都是24小时,不多不少,但实际上,地球日的长短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微乎其微,所以我们很少注意或者感知到。地球日长短的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改变而造成的,那地球自转的趋势是什么?变快还是变慢?
短期来看,地球...
展开 #假如地球停止自转#
日本科幻小说《星界的纹章》三部曲在中国上市
科幻小说《星界的纹章》三部曲(《帝国公主》《微型战争》《回归异乡》)是日本著名科幻小说家森冈浩之于1996年发布的作品,该作一问世就引发了极大轰动,不仅获得了第28届日本星云赏,还赢得了“日本科幻分水岭级作品”的美誉。
近日,由八光分文...
展开
“筑梦科学之旅,我是未来科学家”科幻教育主题沙龙在京成功举办
2022年9月18日,以“筑梦科学之旅,我是未来科学家”为主题的科幻与科普教育沙龙在北京科学中心成功举办。该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科学中心承办,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协办。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中科院附... 展开
光线追踪——照亮游戏的未来
随着技术的发展,游戏能够做出的效果越来越逼真,画面由2D转向3D,更加贴近现实。光影一直是游戏画面中不可忽视,但同时也是极难做好的部分。但随着光线追踪的推出,游戏的逼真度或许会更上一层楼。
究竟什么是光线追踪?它又是如何工作的呢?光...
展开
用手机摄像头检测血氧,真的能成功吗?
从打电话和发短信到计步和跟踪睡眠,再到测量脉搏和呼吸频率,手机的功能进化得愈发复杂,它早已经不是仅仅用于交流的工具,而是多样化的“机器管家”。为了进一步加强手机的健康检测功能,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正在尝试研发能够检测血氧的手机摄像... 展开
“会笑”的机器人?人工智能也要有幽默感!
科幻作品中最常见的设定之一就是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这些机器人几乎是无所不能,但只是机械地执行人类的命令,与人类并没有多余的交流,但也不乏别具一格的人工智能,比如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的机器人,不仅能“骗人”,还有独特的“幽默感”... 展开
湛庐·现实科幻系列第一季正式发布
8月10日, “让科幻照进现实”的湛庐·现实科幻系列新书媒体发布会在卢米埃长楹天街IMAX影城顺利举行,活动由新华网蓝星球科幻和卢米埃长楹天街IMAX影城支持。活动上,湛庐文化带来了全新书系——现实科幻系列。
湛庐创始人、董事长韩焱携该书系第一...
展开
刘慈欣科幻漫画宇宙主题展正式开幕
“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是由刘慈欣本人授权,北京漫传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行漫画改编,中信出版集团独家出版的一套原创作品。改编作品包括刘慈欣的《流浪地球》、《乡村教师》、《微纪元》、《梦之海》、《吞食者》、《球状闪电》等14部中短篇作... 展开
遥远的宇宙,一颗被海洋包裹的星球……
如果你看过科幻电影《星际穿越》,那么你应该对下面的场景有所印象:为了确定其他宇航员的生存情况,库珀率领众人登陆米勒星。米勒星的地表上是一片汪洋,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只有残存的宇宙飞船的遗骸。艾米莉亚为了取回数据,不慎被机械压倒,...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