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乔
1,351
主页访问
0
人气
0
关注
1
粉丝
共8条资讯

科幻作家、研究专家吴岩新作《2016中国科幻研究》出版

科幻作家、研究专家吴岩新作:《2016中国科幻研究》出版。

科幻作家、研究专家吴岩新作:《2016中国科幻研究》出版。
2016-12-15 18:32

《西部世界》里的科幻即将变为现实?谷歌教AI做梦

据外媒报道,谷歌认为,如果睡眠和梦境可以确保复杂的人体正常运转,那么同样的机制也可以应用于人工智能。谷歌DeepMind正在探索一项新技术,使软件可以做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梦境训练提高了DeepMind系统的效率。在雅达利游戏中,这一人工智能的表现... 展开

据外媒报道,谷歌认为,如果睡眠和梦境可以确保复杂的人体正常运转,那么同样的机制也可以应用于人工智能。谷歌DeepMind正在探索一项新技术,使软件可以做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梦境训练提高了DeepMind系统的效率。在雅达利游戏中,这一人工智能的表现达到了人类专家的880%。而在《Labyrinth》游戏中,学习速度达到了前一代人工智能的10倍。
2016-12-15 18:18

2017十大爆款电影 多半是机器人科幻电影

2016年,好莱坞刚刚经历了短暂的票房疲软期,但各大电影公司并未停下浪掷豪赌的脚步,生生将2017年打造成了史上最强大片年:继强片如云的2007年之后,好莱坞一线商业片领域的续集大片再度回归九成比重,平均制作成本超过1.2亿美元的王牌IP电影依旧是影... 展开

2016年,好莱坞刚刚经历了短暂的票房疲软期,但各大电影公司并未停下浪掷豪赌的脚步,生生将2017年打造成了史上最强大片年:继强片如云的2007年之后,好莱坞一线商业片领域的续集大片再度回归九成比重,平均制作成本超过1.2亿美元的王牌IP电影依旧是影市的香饽饽。
2016-12-15 18:16

惊奇电影创投推跨界导师团 尝试科幻电影新实验

日前,经过近一年筹备的中国首个科幻奇幻类型电影节——惊奇映像节正式发布官方消息,将于2017年1月举办首届“惊奇电影创投会”。惊奇映像节在创投环节强调“以全新理念探索中国科幻”,为中国幻想类电影寻找本土化工业体系。

日前,经过近一年筹备的中国首个科幻奇幻类型电影节——惊奇映像节正式发布官方消息,将于2017年1月举办首届“惊奇电影创投会”。惊奇映像节在创投环节强调“以全新理念探索中国科幻”,为中国幻想类电影寻找本土化工业体系。
2016-12-15 18:12

《星际特工》吕克·贝松来华 2017最炫目科幻大片重磅亮相

12月9日,由基美影业和法国欧罗巴联合制作出品的科幻巨制《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了盛大的见面会,著名导演吕克·贝松惊喜亮相。他带来了自己的全新作品,科幻动作大片《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分享了自己拍摄《星际特工》的精彩... 展开

12月9日,由基美影业和法国欧罗巴联合制作出品的科幻巨制《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了盛大的见面会,著名导演吕克·贝松惊喜亮相。他带来了自己的全新作品,科幻动作大片《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分享了自己拍摄《星际特工》的精彩幕后故事,3236个外星种族,2700个特效镜头,实力打造最绚丽最壮阔宇宙。
2016-12-15 18:08

《新科学家》杂志最新一期震撼发布

2016年11月16日,作为60周年纪念,《新科学家》重磅发布了最新一期的杂志,畅想2076年的人类世界。

2016年11月16日,作为60周年纪念,《新科学家》重磅发布了最新一期的杂志,畅想2076年的人类世界。
2016-12-15 15:56

《三体》:分裂的大众与孤独的精英

2016年9月2日,“文化纵横”公众号转载了《政治与法律评论》(第七辑)中的一篇学术文章,该文章指出《三体》揭示了社会的分裂,一方面每个人类个体都把"自我保存"和"个人权利"作为文明的首要价值,但却无法组织和整合起来;另一方面是... 展开

2016年9月2日,“文化纵横”公众号转载了《政治与法律评论》(第七辑)中的一篇学术文章,该文章指出《三体》揭示了社会的分裂,一方面每个人类个体都把"自我保存"和"个人权利"作为文明的首要价值,但却无法组织和整合起来;另一方面是孤独的精英尽管可以在危难中拯救人类社会,但却不为大众所理解,甚至遭遇大众的报复和惩罚,这是先觉者与群众的终极矛盾。
2016-12-15 15:30

刘慈欣:人类越来越沉浸于电子技术所营造的安乐窝,这可能是一道筛子

信息源
界面新闻
万木乔采集

2016年,屡获星云奖、雨果奖、轨迹奖的科幻小说家金·斯坦利·罗宾逊来到北京,为其三部曲的第一部《红火星》在中国出版做推广时,与《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对谈科幻与现实的边界。《三体》在美国出版时罗宾逊欣然为其撰写书评和推荐语,而刘慈欣也是... 展开

2016年,屡获星云奖、雨果奖、轨迹奖的科幻小说家金·斯坦利·罗宾逊来到北京,为其三部曲的第一部《红火星》在中国出版做推广时,与《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对谈科幻与现实的边界。《三体》在美国出版时罗宾逊欣然为其撰写书评和推荐语,而刘慈欣也是《红火星》中文版腰封上的推荐人。两人尽管神交已久,此次为第一次见面,为此身在英国的刘慈欣不惜调整日程回国来参加活动。在交流现场,一名网友提问,如果人类是宇宙唯一的高级文明,那么人类应该感到快乐还是悲伤呢?刘慈欣认为这确实是一个很科幻的问题,因为从科幻的角度来讲,要是宇宙中间到处都拥挤着外星人,熙熙攘攘,那并不科幻。如果能够证明整个宇宙中只有地球上有生命,这才是最震撼、最科幻的结果。这样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广袤的宇宙只有一点点智慧的情境,不单单是寂寞,简直是“寂寞的平方”。

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人类还会面临怎样的筛选,不过刘慈欣给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看法:下一个筛子或许就是手机等电子技术。他说:“我们现在可能正在一道筛子下面……这个筛子是什么,就是各位拿的手机。我们现在正在被电子技术变成一种越来越宅的,越来越内向的文明。我们越来越沉浸于电子技术所营造的安乐窝里面,不思进取,也不想去月球了,也不想去火星了。去那儿干吗?将来VR一弄成的话,比在火星上精彩多了,也舒服,也不花钱,都挺好的。这可能就是一道筛子。”

在金·斯坦利·罗宾逊与刘慈欣的对话中,刘慈欣还谈到:人类盲目地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或将招致自身的灭绝;科幻文学没必要区分软与硬、男与女等类别;移民火星需要人类思维方式的大转变;《火星三部曲》是检验科幻迷的试金石等等。

2016-12-09 14:0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