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ze
832
主页访问
8,405
人气
1
关注
3
粉丝
共21条资讯

对话《流浪地球》导演郭帆 | 做科幻,要怀有敬畏心

信息源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
Haze采集

电影可以解释成一门生意,但它绝对不是一门赚钱的好手段。

谈及做《流浪地球》时的态度,郭帆说道,“这四年里,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理念,这个很重要,这个理念就是我们做电影不能把赚钱放第一位。这个东西真的是因为得到他们的个人认同,甚...
展开

电影可以解释成一门生意,但它绝对不是一门赚钱的好手段。

谈及做《流浪地球》时的态度,郭帆说道,“这四年里,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理念,这个很重要,这个理念就是我们做电影不能把赚钱放第一位。这个东西真的是因为得到他们的个人认同,甚至成为他们个人热爱的事情,所以大家在做这件事儿的时候,没有计算个人成本。”

“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你会发现进度就等于钱,你的进度越快,就越省钱。但你进度越快,就很难保证质量。你要保证质量势必会更费钱。这是矛盾,看你怎么选。”

郭帆对于电影质量的追求,也体现在剧本的斟酌上。郭帆透露曾主动删减人工智能机器人莫斯的戏份。“我尽量把人工智能那部分消减掉,因为人工智能本身就是一个主题了。”“抓到一个点使劲打,打穿一个点足够,其他不要贪多,你给得越多,看到的越少。因为观众是有脑补空间的,就像我们画国画一样,国画永远是有留白的。”

小编借“留白”这一手法,与郭帆探讨起了电影《头号玩家》的结尾。郭帆表示“太牛了,无懈可击,我们根本想不到。所以我说像卡梅隆,斯皮尔伯格这种导演,单从想法和创作上我们差了人家100多年。人家是“神”,我们是人,就这么个区别。所以,我一直告诉自己,在科幻电影这条路上要踏实,要有敬畏心。”

采访最后,小编问了最后一个问题:“除了科幻,其他类型你还会再去尝试吗?”

郭帆说:“这辈子就干这个。”
2019-09-10 14:11
0 0 0

对话《流浪地球》导演郭帆 | 国内科幻电影对比国外差距30年

信息源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
Haze采集

谈到《流浪地球》不同部分特效水平不同,郭帆表示,“地面部分是2017年拍的,空间站是2018年拍的,也就是说这一年中我们能看到一个明显的进步。我们在拍地面的时候,有很多东西我们都还不太知道怎么弄,确实有些东西就是磕磕碰碰的过去了。”
同时,...
展开

谈到《流浪地球》不同部分特效水平不同,郭帆表示,“地面部分是2017年拍的,空间站是2018年拍的,也就是说这一年中我们能看到一个明显的进步。我们在拍地面的时候,有很多东西我们都还不太知道怎么弄,确实有些东西就是磕磕碰碰的过去了。”
同时,郭帆也承认,现在国内科幻电影和国外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特效(的差距)要短一些,10到15年吧。但工业的前期拍摄和制作真的要差25到30年。怎么去确定这个时间?我们反推过去。我们制作、置景、拍摄遇到的困难,然后去想我们画面中呈现的东西,是好莱坞哪年能拍的?倒回去发现大概是25到30年。”
“我们拿科幻类影片去划分整个特效等级,《星球大战》系列是偏卡通感的,它在最初级。往上是漫威,他是虚实结合的特效,它在中等级别。再往上就是《星际穿越》《盗梦空间》《猩球崛起》这类极度写实的特效,它是顶级的。”
“那《流浪地球》呢?我们当初的目标当然也想做到像《星际穿越》那样,但实际干完发现只能到中等甚至中下级别。我们拍摄到第五天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问题。而最重要的是,当我们无法给演员提供一个高真实度的场景时,演员的表演也没法完全真实。”
关于场景搭建对演员表演的重要性,郭帆举了一个春晚和话剧的例子,简单布景和舞台布景下,演员的表演状态明显有所不同。
郭帆表示,很多时候都是大家一起摸索,所以各方面都是挑战,只能慢慢往前摸。
2019-09-10 10:35
0 0 0

地球可能并非最宜居星球?

信息源
科技日报
Haze采集

人们从未停止对外太空宜居星球的想象和探索。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项新研究表明,在一些拥有良好海洋环流模式的系外行星上,可能存在着比地球上更丰富或更活跃的生命。

科学家使用由软件模拟了不同类型系外行星的可能环境以及气候和...
展开

人们从未停止对外太空宜居星球的想象和探索。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项新研究表明,在一些拥有良好海洋环流模式的系外行星上,可能存在着比地球上更丰富或更活跃的生命。

科学家使用由软件模拟了不同类型系外行星的可能环境以及气候和海洋栖息地,并确定了哪些系外行星最有可能发展和维持繁荣的生物圈。研究者表示“我们发现,大气密度更高、自转速度更慢,以及大陆的存在都会产生更高的上涌率。这或许表明,地球可能不是最宜居的地方,或许存在比地球更宜居的其他行星。最新研究将为未来的望远镜设计提供正确的思路。”

1992年,科学家们发现了第一颗系外行星,目前已证实的系外行星超过4000颗。已知最近的系外行星是“比邻星b”,距离地球4.25光年。目前,对系外行星上生命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宜居带,即行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允许液态水海洋存在。液态水海洋对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
2019-08-28 14:34
0 0 0

西夏谈《上海堡垒》:没有建立一个统一而高度可信的“世界观”

信息源
Haze采集

关于社会对《上海堡垒》的“饱和式恶评”,西夏表示,它反映了一种极不健康的舆论生态,对应的则是中国电影极不健康的产业生态。

“如果说《上海堡垒》真的关上了什么门,那扇门不是中国的科幻电影之门,而是一众假装热爱科幻的投机分子觊觎文娱...
展开 #《上海堡垒》关上了中国科幻的大门?#

关于社会对《上海堡垒》的“饱和式恶评”,西夏表示,它反映了一种极不健康的舆论生态,对应的则是中国电影极不健康的产业生态。

“如果说《上海堡垒》真的关上了什么门,那扇门不是中国的科幻电影之门,而是一众假装热爱科幻的投机分子觊觎文娱产业的山寨之门。“而《上海堡垒》的问题,西夏认为,都是导演的问题。从科幻的类型角度说,《上海堡垒》犯下的最大错误是没有建立一个统一而高度可信的“世界观”。只有靠丰富的故事肌理才能让电影中的人物和人物情感有真实的附着,至于交待多少、如何交待,那才是艺术问题,而不是科幻的问题了。

西夏认为,科幻电影对于观众而言,除了笼统的“娱乐”价值之外,其最大的价值是认知价值和审美价值。科幻的认知价值,是指一部电影为观众带来某种全新的认知,带来对我们世界和未知世界的洞察与追问。而科幻电影的审美价值则是在传达这种新知之际建立起来的“惊奇美学”。《上海堡垒》在这两点均不合格。

最后,西夏认为《上海堡垒》主旨缺失,观众找不到电影的主题。同时剧情缺乏内涵,好像是一个披着科幻外衣的爱情故事。由此看来导演不仅对科幻电影的审美核心缺乏理解,而且创作者的思考格局也很狭隘。
2019-08-16 14:47
3 1 0

如果在太空中诞生,人类会变成什么样?

信息源
iflscience
Haze采集

很多科幻小说和电影里,都会畅想未来人类征服太空,长期或者几代人都生活在太空,但在这些小说或电影里的人物形象,完全与目前的人类几乎没有差别。

而随着未来人类在火星上建立太空殖民地的计划,有一天人类很有可能在地球以外的某个地方出生,...
展开

很多科幻小说和电影里,都会畅想未来人类征服太空,长期或者几代人都生活在太空,但在这些小说或电影里的人物形象,完全与目前的人类几乎没有差别。

而随着未来人类在火星上建立太空殖民地的计划,有一天人类很有可能在地球以外的某个地方出生,这就带来了一些有趣的问题。太空生育会是什么样子?最终,在太空生孩子会有什么不同?也许,在科幻作品中,未来太空时代的人类应该在长相上有所不同才符合科学!

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低重力环境,如果没有地球引力的帮助,当母亲把婴儿推出时,可能会更加困难。另外,如果有一天女性永久地生活在太空中,怀孕的风险会比地球上大得多。

还有,如果没有地球引力的压力,人的骨骼就会失去密度。例如,研究表明宇航员在太空中的每个月都会损失1%到2%的骨密度,这对于分娩尤其重要,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骨盆可能骨折。事实上,医生建议骨骼脆弱的女性完全避免自然分娩,这可能意味着在太空中分娩将由其他方法来完成。这可能导致居住在太空中的人们越来越依赖剖腹产。

如果人类一直改变生产方式,那么长期以往,人类生育的方式会影响人体的结构,例如,我们头部的大小其实是受到母亲产道宽度限制的,当剖腹产逐渐增多,我们的后代的脑袋就有可能变得更大。

另外,还有可能会变色。为了抵御太空中的有害辐射的影响,我们可能会发展出新型的皮肤色素,比如黑色素,就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皮肤免受地球紫外线阳光照射而产生的。这可能意味着生活在地球之外的后代将进化成不同的肤色。因为黑色素增多,所以生活在太空中的人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长出深色的皮肤。但这些变化可能需要几个世纪或几千年的时间,才能让许多代妇女在太空中生育中产生变化。

最终,生活在太空中的人可能会进化成与地球上的人足够不同的物种,我们会认为他们是不同的物种吗?开个脑洞,如有有一部科幻小说,一艘人类的星舰在太空探索中,已经飞离地球很多很多年,很多很多代的人类在太空中出生、换代,有一天当他们回到地球,地球上的人类会认为他们是外星人吗?

关于太空生育、太空婴儿、太空移民后代的形态变化,你还有哪些脑洞,可以留言区讨论。
2019-08-10 10:35
1 4 0

在银河系中心,爱因斯坦的理论得到验证

信息源
环球科学
Haze采集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团队通过夏威夷Keck天文台对银河系中心黑洞附近的恒星S0-2进行了观测。这颗恒星围绕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公转,周期是11.5年。研究人员还研究了从S0-2到地球的光子的引力红移。引力红移是由广义相对论所预测的现象,即光线... 展开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团队通过夏威夷Keck天文台对银河系中心黑洞附近的恒星S0-2进行了观测。这颗恒星围绕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公转,周期是11.5年。研究人员还研究了从S0-2到地球的光子的引力红移。引力红移是由广义相对论所预测的现象,即光线因黑洞引力而扭曲、被拉伸到更长的波长。S0-2在2018年接近黑洞时,作者检测到了引力的红移作用。研究发现,无论是恒星的轨道还是光子的引力红移都满足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而偏离牛顿引力的预言。这项研究发表于最新的《科学》杂志。
2019-07-26 10:29
0 0 0

科幻作者冯浩然:伟大作品应推荐,循序渐进有分级

Haze采写

《三体》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他的思想性和故事情节非常具有启示性。对于少年儿童启迪智慧有很大的作用。对于小说中一些成人化的情节和人性中的黑暗面,我们可以正确引导。比如,我们可以,将三体改编成连环画,动漫,制作时过滤一些情节。有理解辨... 展开 #《三体》是否适合儿童阅读?#

《三体》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他的思想性和故事情节非常具有启示性。对于少年儿童启迪智慧有很大的作用。对于小说中一些成人化的情节和人性中的黑暗面,我们可以正确引导。比如,我们可以,将三体改编成连环画,动漫,制作时过滤一些情节。有理解辨别能力的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再读原著。总结一下就是:伟大作品应推荐,循序渐进有分级。
2019-07-25 14:49
2 0 0

青年科幻作家超侠:《三体》是一部宇宙的史诗

Haze采写

三体适合儿童阅读,是因为现在的少年儿童,已经接触了太多太多的科幻大片,三体里除了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外,更是一部宇宙的史诗,全人类成为了一个命运共同体,一同对抗三体外星人,而其中也没有不大适合儿童的特别内容,因此,这是一部小孩大人... 展开 #《三体》是否适合儿童阅读?#

三体适合儿童阅读,是因为现在的少年儿童,已经接触了太多太多的科幻大片,三体里除了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外,更是一部宇宙的史诗,全人类成为了一个命运共同体,一同对抗三体外星人,而其中也没有不大适合儿童的特别内容,因此,这是一部小孩大人都能阅读的绿色的科幻巨作,孩子们从小能接受这样的科幻作品,将会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他们的成长无疑具有极大的好处。
2019-07-25 14:48
2 0 0

科幻作者王庆:不利于儿童世界观培养

Haze采写

《三体》是国内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但是不适合儿童阅读。无论是科学知识,还是对人性的思考,对儿童来说都太过于高深,儿童无法理解。尤其是涉及到灭世题材,阴谋、博弈、威慑等等,以及歌者文明无差别的毁灭,不利于儿童的世界观培养。第三部虽然... 展开 #《三体》是否适合儿童阅读?#

《三体》是国内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但是不适合儿童阅读。无论是科学知识,还是对人性的思考,对儿童来说都太过于高深,儿童无法理解。尤其是涉及到灭世题材,阴谋、博弈、威慑等等,以及歌者文明无差别的毁灭,不利于儿童的世界观培养。第三部虽然讽刺了一些不良现象,但是也充满了逃避现实的味道,我不会推荐大学生以下的孩子阅读。
2019-07-25 14:46
0 0 0

知名科幻作家郑军揭秘《三体》获奖背后的故事

Haze采写

这件事过后,我有一次到中国作协办事,顺便拜访过他们的儿童文学办公室,还和工作人员聊起这件事。他们说他们知道三体不是儿童文学,但如果参加中国作协的评奖,只能先把它算算成儿童文学,否则三体就评不了作协任何奖。这只能说是他们的一些制度... 展开 #《三体》是否适合儿童阅读?#

这件事过后,我有一次到中国作协办事,顺便拜访过他们的儿童文学办公室,还和工作人员聊起这件事。他们说他们知道三体不是儿童文学,但如果参加中国作协的评奖,只能先把它算算成儿童文学,否则三体就评不了作协任何奖。这只能说是他们的一些制度问题吧,但是现在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下属团体会员,有资格推荐作品。据我了解,他们已经推荐了一部长篇科幻参评矛盾文学奖,这是典型的主流文学长篇奖。不管这部作品评上评不上,这个关是已经过了的。

具体到科幻文学与儿童文学的关系,国内外通行的标准是有性和暴力内容的,不能算儿童文学,不能在儿童文学媒体上发。但是很多这类描写是情节需要的。我曾经和希望出版社签了人形武器的三部曲,前两部都由该社出版,第3部因为太血腥就不能在这里出版,因为他是儿童出版社,后来换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才出版。这些操作性的问题始终是存在的。以前因为只有少儿社和科普社出科幻,这种事情比较多,没办法。现在更多出版社都参与了,情况已经不像以前那样。
2019-07-25 14:27
0 0 0
查看更多